MORE 在去年的 4 月開始測試製作影片內容,一年後的今日已經製作了超過 30 條影片。一直以來我們都算是低成本的小製作,所以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為什麼決定持續製作影片內容,以及一些製作影片的小心得。
不過要事先說明 MORE 完全不是製作影片專家,這次分享的亦是非常入門以及基礎的小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各位在沒有太多預算下都能更好地利用影片進行內容行銷。
為什麼會開始製作影片內容?
我們曾經提及內容的形式有非常多種,而 MORE 比較常用的是文章、圖像及影片,但我們並不是在一開始就已經有多種形式。
我們在剛開始內容行銷時是以文章 (Blog) 作為主要類型,其原因是我們 2 位創辦人都並不特別喜歡出鏡拍影片,而且寫文章需要的時間比較短,又可以立刻開始進行 SEO 的工作,所以我們是以文章作為第一步。
但在寫文章約 1 年後,其實我們都明白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看文字,所以我們決定嘗試將一些反應較好的文章拍成影片,看看在傳播上會有多大影響。
而有趣的是我們剛拍影片不久,就已經有不少人反映有看過,我們收到的反應比起文章要熱烈不少,所以我們就保留了影片的形式。
製作影片的好處
而且影片有一大好處是其他人可以從觀看影片中更容易知道我們是什麼人 (例如長什麼樣子、說話的聲音及肢體語言等),亦更容易對我們產生親切感,無形中幫助到我們爭取更多的曝光機會及生意。
另外 YouTube 是繼 Google 後全球第 2 大的搜尋引擎 (Search Engine),而 YouTube 是影片主導的平台,亦即製作影片配合適當的 YouTube SEO 技巧,可以令你在搜尋上得到更多曝光機會!
不過如果你不喜歡上鏡或拍影片亦不用勉強,我們認為開始內容行銷時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會更好,因為內容行銷講求的是持續地給予他人有價值的資訊,如果你本身並不喜歡你選擇的內容形式,那你就會難以持續進行內容行銷 (而當中「持續」絕對是關鍵!)。
而且你一開始選定了一種形式,可以在累積了一定的追蹤者後再去嘗試另一種形式,我們今年也開始測試另外一種內容形式 ─ Bite Size Content,這種形式以圖像為主,盡量以簡單的文字及圖片,令讀者在幾秒鐘就能消化到內容。
不過無論是使用哪種形式製作內容都好,要記得給予價值及實際資訊才是重點!
以下我們將和大家分享在製作以及發佈影片 2 方面的心得!
製作影片的入門級心得
大家可能認為拍攝影片需要花費的功夫很多,除了攝影場地外,如何收音、剪接都是學問,但其實亦有些小撇步可以令你以較簡單的方法完成影片製作:
使用手機拍攝
不少人可能以為必須使用專業器材才可以進行拍攝,當然如果有好的攝影器材加上場地及專業攝影人士,你的影片質素自然會非常好。
除非你本身是從事攝影或設計行業,而影片質素會影響客戶對你工作能力的評價,否則我們一般並不建議大家在剛開始時就投放這麼多的資源在製作內容上 ,畢竟剛開始時測試各種內容形式及題材比起製作美輪美奐的影片更為重要。
我們從一開始到現在其實都是使用 iPhone 手機進行拍攝,而剪接的部份我們則委託了設計師處理,以節省時間。 如果你不想花費資源在剪接上,你亦可以自行學習使用不同軟體 (如 iMovie) 等進行剪接,手機上亦有不少 App 如 InShot 等可供大家進行簡單剪接,有興趣了解更多關於 InShot 可以觀看我們以下影片:
如何收音
這個部份老實說我們現時仍然努力改進中,有不少朋友都發現我們的影片收音很參差,其原因和我們在不同的場地拍攝有關 (而且在剛開始時我們並沒有太留意這個部份!)。
其中一個重點是拍攝時請找清靜的地方 (我知道聽起來是廢話!但這點真的很重要,有時我們自己聽環境聲時未必感受到該處有重覆的雜音,但拍攝影片時這些背景音可是相當引人注意啊!),而且可以的話請不要到沒有良好隔音設備的密室,因為回音的問題也一樣可以令你影片收音出現問題。
我們在剛開始時也曾經購買平價的夾咪希望改善收音,但根據我們的剪接師所言 iPhone 原本的收音要比平價夾咪更好,所以後來我們就直接採用 iPhone 收音。 不過最近外國的影片製作公司 Shootsta 在直播中曾經提及 AirPods 的收音效果相當不錯,我們接下來也會嘗試看看。
另外在拍攝一段影片後,我們強烈建議你進行回放 (Replay),好好地聆聽一下收音是否可以接受,以及自己的內容是否沒太大問題啊!
選擇適合自己的拍攝影片模式
這裡說的是透過測試找出你自己認為最舒服的拍攝方法,例如你會希望事前寫好講稿再拍攝影片,還是以點列式 (Point Form) 寫出重點再於拍攝時自行發揮?
我們兩者都試過,而對我們而言第一種先寫好講稿然後拍攝耗費的時間更多,因為我們經常會在拍攝中途忘詞,於是需要不斷 NG。 但以 Point Form 列出重點形式再自行發揮反而令我們減少 NG 的次數從而加快了拍攝速度,所以現時我們都是以後者為主要拍攝方法。
除了影片內容的事前準備外,你亦可以留意自己在哪個地方、時間、穿著、甚至天氣等情況下拍攝是你認為最舒服的模式,找出後就多在這個模式下拍攝,你會發現事半功倍啊!
發佈影片的入門級心得
使用多渠道發放影片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也討論過為何我們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依然使用多渠道發佈內容 , 而同樣的策略我們亦於影片內容上應用。
以我們自己為例,每一條影片我們都會發佈於 Facebook、YouTube、LinkedIn 以及 Instagram 上,而且每個平台我們也是各自上載 (即原生影片),而不是採用將 YouTube 的連結放於其他平台的做法。
其背後原因是這幾個社交平台都較偏愛影片 (LinkedIn 比較難說),如果你只是在其他幾個社交平台上分享 YouTube 連結,這個對影片的偏愛就不會產生作用,而且這些平台都是 YouTube 的競爭對手,它們又怎會對競爭對手平台的連結給予更多的觸及呢?
不過 Instagram 是這幾個平台中唯一並不支援長影片的平台,如果你的影片和我們一樣一般都長達數分鐘以上,你就要考慮將其剪輯成不同段落再發佈,又或者考慮直接發佈到 IGTV 上。 不過我們自己認為 IGTV 在香港的普及率不高,所以我們寧願將其剪輯成段落再發佈也不使用IGTV。
使用 CC 功能添加字幕
可能大家也曾聽說有不少人在手機上觀看影片時是 Sound Off 的,所以加上字幕可以令別人在觀看影片時更容易理解內容 (亦更容易將觀看者留住),但為影片新增字幕聽起來就是重重功夫令不少人卻步,不過好消息是 ─ Facebook 以及 YouTube 也已經有了字幕 (CC) 功能!亦讓大家可以輕鬆為影片新增字幕,而不需要於剪接中加字幕。
如果你的影片是以英文為語言的話,YouTube 更可以提供自動產生字幕功能,不過如果你和我們一樣是以中文為語言的話,現時還是要手動使用 CC 功能添加字幕。
使用 YouTube 字幕功能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讓 Google 更容易了解你的影片內容,亦即可以幫助到你的 YouTube SEO。
YouTube 小技巧 Timestamp
除了以上的 CC 功能外,YouTube 上亦有一個小功能 Timestamp,可以讓用戶從特定部份開始觀看影片:
做法非常簡單,你只需要將時間點放於該部份的描述 (Description) 前,例如上圖的 1:05、1:39,再在儲存描述後測試一下點撃該時間點,看看是否跳到你希望開始播放的位置。
而且我們會建議你將時間點放於該部份的小標題前,這樣在 Google 搜尋時就有可能出現以下的畫面:
除了出現你的影片外,影片中的不同部份亦能出現,增加別人在搜尋結果時了解你的內容從而點撃的機會。
當然 YouTube 還有更多設定,有興趣可以閱讀我們的文章《6 個 Tips 提升 YouTube Channel 表現》。
以上是我們作為影片製作初階者的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更容易地製作影片,以及令影片的傳播力更高!
MORE Digital 是一間香港的 Digital Marketing Agency,我們的客戶包括地產商、媒體、中小企及遊戲等,如果你在推廣上遇到任何疑難,歡迎隨時在我們的網站上和我們直接對話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 聯絡我們啊!
在〈30 條影片給我們上的課 ─ 製作及發佈影片(Video)入門級心得〉中有 2 則留言
謝謝你的分享!很實用的文章~ 另外有一些關於拍片的心得想問一問你們~
我管理的網站的用戶對象是香港中學生,所以我們的活躍平台主要是Instagram。我們一直發佈的都是以micro-blogging形式分享一些文章、讀書心得、溫習筆記,協助中學生應付公開試,並將文章發佈於 Instagram專頁及網站。
最近我們想開拓影片形式的分享,可以感覺太廢時了…
不知道你們認為文章或影片形式的內容較值得投資呢?
另外你們於文章提及,英文影片可以自動加插CC字幕,但是中文為主的影片可以自動加插CC字幕嗎?還是要自動加插>.<
再次感謝你的分享!
Nancy 你好,
謝謝你的支持!
其實很難說文章或影片會較好,因為每個人的用戶習慣可以很不同,
我們自己採取的內容形式包括有圖像、影片及文章,
主要是讓不同閱讀習慣的用戶都可以找到他們喜歡的形式。
有興趣知道為什麼我們選擇多渠道以及內容形式可以看看這篇:https://wp.me/pa5lyh-AU
如果你們還沒有嘗試過影片我們也會建議先試試,
看看起初的反應如何才決定是否繼續以及是否投放更多資源。
關於CC字幕功能,以我們所知英文YouTube是可以自動生成的,
但中文的話還是要自己準備再加插上去,所以會需要一點處理的時間。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