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gital MarketingMarketing CasesThreads

Threads 推廣竟炒車? 2 個常犯錯誤及如何避免

在香港及台灣市場一直不乏有趣的 Threads 推廣案例,但未知大家有否留意到近日香港 Threads 用戶似乎對行銷內容逐漸反感。

 

這次想分享 Threads 上引發負面留言的推廣案例,當中我們認為引起用戶反感的 2 個原因以及如何避免。

 

引發負面留言的 Threads 推廣例子

 

譚仔三哥 2 月份時找來工作人員以奇怪髮型光顧,為接下來推出的三哥麻辣燙做勢。雖然瀏覽、讚好及分享次數表現非常不錯,但開始出現一些留言質疑屬推廣手段:

 

引發負面留言的 Threads 推廣例子 - 譚仔三哥

 

引發負面留言的 Threads 推廣例子 - 譚仔三哥留言

 

及後到護膚品牌找來模特兒在街上擺拍,推廣團隊再假裝路人拍照詢問,留言基本上都是罵聲一片。

 

引發負面留言的 Threads 推廣例子 - 護膚品牌

 

引發負面留言的 Threads 推廣例子 - 護膚品牌留言

 

為什麼去年還大受歡迎被稱讚很有創意的 Threads 推廣,一夕之間變成人人喊打呢?

 

原因一: 公式化惹人反感

 

其中一個令用戶反感的原因,相信是因為套路如出一轍:

 

偽素人爆料 → 

做媒帳戶分享/留言 → 

推高該則 Threads 的觸及

 

去年麥當勞首次於香港使用這個模式,加上是推廣大受期待的 McGriddles,用戶都十分興奮。而且麥當勞整個舖排於當時來說非常新穎,時間點亦掌握得很好。

 

延伸閱讀:Lush 以外 3 個值得了解的香港 Threads 宣傳案例

 

但自從 Lush 及麥當勞大獲成功後,Threads 充斥著大大少少品牌使用相同公式的例子,剛開始仍有新鮮感,但現在大家都非常熟悉,自然會默認為屬博眼球騙取流量。

 

原因二: 內容重覆性高

 

另一個常見套路是多個帳戶於相近時間推播同一訊息,常見於美容相關產品,內容必定包括產品非常好用、如何神奇地改善皮膚問題,最後是銷售點及價錢。

 

即使有些 Threads 串文看起來很像真實分享,但當演算法發現你對某一主題感興趣時會重覆推送類似內容給你看,就會輕易發現這其實是宣傳活動。

 

這個模式以往多見於 Instagram,藉著不同 KOL 觸及不同興趣的群眾,但 Threads 的演算法和 Instagram 大有不同,直接搬運這個做法,只會令用戶在短時間接觸內容相近的多個廣告訊息,容易令人厭倦,得不償失。

 

不可以再在 Threads 上進行推廣嗎?

 

當然不是!

 

只是在 Threads 上進行推廣,需要更多有創意的執行手法,或者持續做有質素的內容更新。

 

例如最近電影《贖夢》的 Threads 推廣,蔡辛強 (@choi_san_keung) 的例子就為人津津樂道。

 

Threads Example - Choi San Keung

 

但第二套使用相似手法的電影《不赦之罪》,其主角帳戶 (@ah.lok_) 相比之下回響就少得多。

 

Threads Example - ah lok

 

大家可以理解成只要爆紅過一次,相同的公式很可能不再有效,而是需要基於這些創意再想新的執行方法。

 

如何在 Threads 推廣但減少被罵機會?

 

誠然現在的用戶非常聰明,但並不代表推廣就一定會被罵。例如上述提及《贖夢》的蔡辛強,用戶都非常喜歡影帝張家輝貼地的創意。

 

要減低被罵的機會,我們認為至少需要避免同一內容的串文於同一時間推出,而且就算是同一主題,不要每篇內容都一樣,請嘗試尋找不同的角度去描述。

 

我們完全理解作為宣傳方,會擔心只有數個人討論未必能引起關注,但在 Threads 的世界會爆紅的一則創意串文已足夠,不紅的,數十則相同內容換來反感的機會更高。

 

Threads 是一個分享真實的平台,所以請多多參考你和朋友說話的語氣吧。

 

總結

 

其實正經經營 Threads 也有不少做得很好的例子,例如 SASA (@sasahk_official) 以愛打扮小編的角度分享產品,內容不時會基於平台熱話。

 

在 Threads 上不時有非常有趣的推廣案例,我們之前也分享了不少。 但同一爆紅公式我們認為盡量只使用一次,當出現後來者使用相同套路時,要不完全沒有被發現、沒有流量,要不就是被不少用戶臭罵。

 

延伸閱讀:Threads 一篇串文令 Lush 產品港澳台賣光光? 學習這一案例,你也能做到爆款串文!

 

即使不嘩眾取寵,穩打穩紮持續分享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呢。

 

MORE Digital 是一間香港的 Digital Marketing Agency,我們的客戶包括地產商、媒體、公用事業、唱片公司等,除了上述的例子外,我們亦有幫助不同的客戶建立及增長其 Instagram 帳戶從而達到各種目標。 如果你在推廣上遇到任何疑難,歡迎隨時在我們的網站上或 Instagram (@moredigitalhk) 和我們直接對話,你亦可以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聯絡我們啊!

 

想知道更多有關 Digital Marketing 的知識及實例? 立刻免費訂閱緊貼 Facebook、Instagram、Threads 及 Google 等最新消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