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論香港、台灣甚至海外,大家在瀏覽 Facebook 時可能都有發現 Timeline 上越來越多純文字配底色的貼文,而文章連結就會放到留言中 (如下圖):
而且使用的通常是擁有大量追蹤者的各大媒體,這個現象引起了我們的好奇心,所以我們也在 MORE 的專頁試用這種貼文格式,這篇文章將和大家分享我們的測試結果,看看純文字貼文 (Status) 現時是否 Facebook 演算法的新寵。
Facebook 貼文互動率
根據 Digital 2023 Hong Kong 中的統計顯示,在香港有超過 55% 的專頁貼文為連結貼文 (Link Post),而純文字貼文 (Status) 只佔約 15%。
而純文字貼文 (Status) 的平均互動率只有 0.06%,在 4 種貼文類型中排行第 3。
但這個數據是否仍然符合現況呢? 如果以上數據屬實,又怎樣解釋為什麼媒體會發佈越來越多的純文字貼文? 以下讓 MORE 以身試演算法。
MORE 實測 ─ 貼文樣式
MORE 在 8 月至 9 月中期間,一共推出了 9 個 Facebook 貼文,排除了曾經被推廣或者格式不屬是次比較的貼文類型,共有 4 個貼文 (包括 2 則連結貼文以及 2 則純文字貼文) 可供比較。
以下為該 4 則貼文的樣子:
當中純文字貼文,我們會將文章連結放到留言中 (如下圖):
MORE 實測 ─ 觸及、互動及文章觀看數
以下我們整理了 4 則貼文的數據 (截至 9 月 15 日):
貼文 | 自然觸及 | 自然互動 | 互動率 | 從 Facebook 來的文章觀看次數 |
貼文 A (連結貼文) | 210 | 28 | 13.3% | 25 |
貼文 B (連結貼文) | 213 | 25 | 11.7% | 20 |
貼文 C (純文字貼文) | 3,019 | 448 | 14.8% | 112 |
貼文 D (純文字貼文) | 4,806 | 2,348 | 48.9% | 723 |
如果從表面數字來看,純文字貼文的自然觸及 (Organic Reach) 要比連結貼文高出超過 14 倍。
但如果以互動率來看的話,撇除貼文 D 由於內容受歡迎推高了整個互動率外,連結貼文和純文字貼文的互動率未見有明顯分別。
雖然說互動率未有明顯分別,但我們發佈貼文的主要目的是將用戶帶到網站閱讀我們的文章,由於 2 者觸及率有分別,即使純文字貼文是將文章連結放到留言中,純文字貼文帶來的文章觀看次數仍然明顯高於連結貼文。
當然以上數字會受內容吸引度、當時是否有其他社會熱話等影響,但 2 種類型貼文表現數據差距實在太大。
這樣應該可以理解成是演算法作祟,亦可以理解為什麼媒體會隔幾個貼文就會有純文字貼文的出現。
由於我們貼文數量及時間有限,以上數據只基於 MORE 的 Facebook 專頁,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都可以自行進行測試,比較不同貼文格式在數據上的分別。
為什麼媒體並沒有將全部貼文轉成純文字?
即使在上述實測中可見純文字貼文的觸及較高,但媒體們並沒有將貼文都轉成純文字格式,而我們估計有以下原因:
- 表達形式上有限制 (有些消息終究有圖片/影像會更容易理解/更吸引)
- 推廣上會有限制,純文字貼文即使可以推廣其顯示方式亦和現時大家在專頁中看有所不同
- 不符合品牌形象 (應該沒有人會覺得這種純文字貼文好看吧?)
- 純文字較適合一些 Juicy/八卦類題目,人們對於較正經的新聞還是傾向詳盡直接的報導方式
而連結貼文表現不濟也不只是近日的事,亦有不少媒體現時主要採用純圖片/影片貼文,再在文字部份及連結部份放上文章連結(如下圖)。
結語
除了媒體外,近日我們也發現非媒體,包括商場會員計劃等都有使用這種貼文格式。 不過我們就認為這種貼文格式相對較難切合品牌形象,偶爾使用並無不可,但並不建議所有貼文都使用這種格式。
大家試想想,如果 Facebook 上都充滿這種格式的貼文的話,你打開 Facebook 的次數會更少嗎? 對於活躍度日益下降的 Facebook 而言,如果演算法一直都給予這種貼文更多的曝光,相信只會加速這個平台衰落的速度。
你又怎樣看這種貼文類型呢?你又有試過這種格式,得到和我們相近的結果嗎? 留言告訴我們吧!
MORE Digital 是一間香港的 Digital Marketing Agency,我們的客戶包括地產商、媒體、公用事業、唱片公司等,除了上述的例子外,我們亦有幫助不同的客戶建立及增長其 Instagram 帳戶從而達到各種目標。 如果你在推廣上遇到任何疑難,歡迎隨時在我們的網站上或 Instagram (@moredigitalhk) 和我們直接對話,你亦可以電郵至 [email protected] 聯絡我們啊!